余秀华被家暴一事,再多说两句
今天看到一篇公号文章,萝贝贝写的不光是家暴男,还是绝望的文盲。说余秀华的前男友杨储策是家暴男、绝望的文盲。这文章让我有些反感,杨有家暴当然可以谴责,他也确实没资格建议余秀华读什么书,但他自己都承认“文化素质有限”,并没有自吹自擂,而且写几个错别字,还远远谈不到是文盲。我现在有时还会写几个错别字,难道我也是文盲?老实说,用这种轻佻的口吻来贬低一个学历不高(初中毕业)、知识有限的人,其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。
该文不但攻击杨知识水平低,还各种晒他的(丑)照。当然,在很多人眼里,那些照片就是很土、没气质,她们看不上这个人。这不奇怪,杨跟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、在大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中上阶层人士,差距太远了,但这真的可以拿来这样羞辱吗?如果杨这么差,余秀华还看上他、跟他谈恋爱(两人并不是约炮),那你又会怎么评价余呢?
余秀华跟杨储策的恋爱,我以为除了身体上的吸引,应该还有其他的基础。两人在思想上确实有距离,但都生活在农村,没受过高等教育,没有大都市生活体验,都打过工,都离婚、有孩子,有类似的生活体验,他们应该在某些地方有共鸣。余秀华自己也曾说过,她就“是一个农妇,土气的粗俗的农妇”。当然,某些网红博主对此是不愿了解,也不屑去了解的。
说到这里,我也想再强调一次。关注女性权益、致力于消除家庭暴力,这很好,但我们应该先了解现状、承认现状。比如在一个相对底层、粗糙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,其实一直在跟暴力共存。她们的亲密关系往往也存在暴力,不少还是相互暴力,这是习得的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。当然,其中暴力更严重的一方应该承担主要责任,不能因为其也遭受话语暴力就免责了。
在物质相对匮乏、暴力相对普遍的环境中,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,有更大概率成为施暴者、受暴者或者兼而有之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当暴力发生后,施暴者遭受攻击时,有些受暴者会为施暴者辩解、或者表达谅解。很多人将此解读为受暴者缺乏对暴力的认知,过于软弱,为人太“善良”等等,但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我们因为个人生活经验的贫乏,听不懂她到底在说什么。(这里泛泛而谈,不是说余秀华)
我也是过了很多年,才逐渐认识到。这种看起来在帮施暴者说话的言论,并非认知不足,而很可能是基于共同生活体验,相对于围观者,她们对施暴者有更多的共情。她们对那些贬低施暴者的言论(一些歧视性话语跟谴责施暴的话语混在一起,难以辨别)是不能全盘接受的,这不是因为她们太蠢,恰恰相反,是她们能感觉到这些话语中隐含有对她们的轻蔑,她们对此表达了抗议(用一种我们看不懂的方式)。